心率是个很棒的指标,它可以客观衡量你的费力程度,但心率有个缺点。我们举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,想象某位跑者带着心表以100公尺/15秒的速度全力冲刺40公尺,跑完只要花6秒左右。在这六秒他的心率变化并不大,等跑完后过了几秒心率才会明显上升。原因在于人体的生理机制会因为跑步速度上升,而输出更多血量带给身体更多氧气,以继续维持运动,但心率变化过程需要一些时间,因此心率在反应强度上并不实时,必然会有所延迟。
因此「平常训练时该看配速还是看心率呢?」我们会建议在练长跑(LSD)与节奏跑这类强度稳定的课表时可以看心率,但间歇课表就比较不适合用心率监控强度,因为在间歇的前两分钟心率还在爬升,若跑者看心率来监控强度就会不自觉去「追心率」,导致前几趟跑太快。所以只要是间歇训练,我们都会建议以配速区间为准。
RunningQuotient可以依跑者过去42天的训练状况来评估他的六级训练配速区间:
预设距离是每公里的配速,也可以自行调整成400m、800m或任何距离的配速。
每一区强度的意义,简述如下:
|
|